2022时间请等待大会通知!

关闭 您好,检测到您使用的是Internet Explorer 6,建议升级浏览器以达视觉到最佳效果及最佳浏览速度。 Google ChormeFirefoxInternet Explorer 8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央行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企业如何获益?

1月5日,央行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支持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开展个人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便利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便利企业境外募集人民币资金汇入境内使用等5个事项给出了政策支持。

《通知》五大要点

该通知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完善和优化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央行表示,通知坚持人民币跨境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导向,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满足市场合理需求,有利于跨境投资便利化。

通知主要传达了五大事项,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作出了最新的指向:

第一,支持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通知明确,凡依法可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交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

第二,开展个人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通知明确了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为个人办理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业务,便利境内个人将境外合法收入汇回境内使用,以及境外个人将境内合法人民币收入汇出境外。

第三,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此举意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支持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参与境内碳排放权交易。

第四,便利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该通知中,央行取消了相关账户开立和资金使用等有关方面的限制,明确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办理相关业务。

第五,便利企业境外募集人民币资金汇入境内使用。自此通知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债券、股票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可按实际需要调回境内使用,进一步简化管理流程,便利企业日常运营。

外贸企业能得到什么

《通知》的出台将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央行的《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出,近年来人民币跨境业务量巨大,人民币已连续六年稳居中国第二大跨境收付货币,截至2016年末,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境内企业约有24万家之多。

此前,除了在部分自贸区试点之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外的其他经常项目下的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并未完全放开。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表示,允许个人在其他经常项下进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则境外员工也可以直接获得人民币工资。未来,随着企业走出去的规模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也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汇率风险,同时减少外储波动的压力。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根据货币国际化的经验,货币计价功能比结算功能更为关键,《通知》通过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进了国际上另类投资品的人民币计算、结算业务,方便了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便利企业境外募集人民币资金汇入境内使用。此举不仅扩大了贸易、投资和金融交易中人民币结算和支付中的占比,同时也扩大了商品贸易与金融交易中人民币计价的占比。

事实上,《通知》中的一些便利措施早已在部分省市进入实践,当地外贸企业获益匪浅。比如,自2014年12月国务院同意设立广东自贸区以来,广东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取得了一批具有开创性、实效性的成果,人民币已成为广东自贸区跨境收支主要货币。

在国务院批复设立广东自贸区之际,珠海大横琴公司作为横琴新区的投资建设管理机构,在香港发行15亿元票面利率为4.75%的三年期离岸人民币债券,没想到认购金额达到30亿元人民币,超额认购1倍。

与此同时,深圳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10亿元,募集的资金50%调回区内、用于股权投资。而有更多的自贸区内企业表示,有境外发债的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利用自贸区的政策采取境外发债的形式来融资。境内资金成本高企,银行的信贷规模紧张,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提高,在这种条件下推动企业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不失为企业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的政策风向来看,人民币跨境业务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有可能会进一步放开QDII2,即允许个人项下使用人民币对外投资股票、债券等资产,由经常项目进一步拓展到金融项目。当然,这一过程可能还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但趋势已然明确。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本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靠政府推动起作用主要是在初始阶段,后期能不能发展壮大还要看市场的选择。从目前国际形势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依然任重道远。

《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见下文


同期展会
关注我们

social-wechat
官方微信

×

关注展会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