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时间请等待大会通知!

关闭 您好,检测到您使用的是Internet Explorer 6,建议升级浏览器以达视觉到最佳效果及最佳浏览速度。 Google ChormeFirefoxInternet Explorer 8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民企投资“一带一路”,两大市场是重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以来,中国民企积累了很多“走出去”的经验,但也面临新的形势。今年8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对企业境外投资方向划分为鼓励、限制、禁止三类,旨在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企业境外投资方向。民企如何在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找投资机会,又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是外界关注的话题。

如何减少投资风险?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一带一路”建设上,中国企业的热情在持续高涨。在“走出去”企业影响力排序中,中国民企也占据了将近半壁江山。

在影响力排序中,前50名央企比例占36%,地方国企占20%,民企占42%,合资企业占2%。可以看出,民企已经将近占了半壁江山。在不同领域,国企和民企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这种重资产领域,国企力量有优势,而在产业园区的建设等方面,则是民企的优势更大一些。

中国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有专家建议首选东南亚,尤其是中南半岛。

我国和东南亚海陆联通,华人华侨数量较多。我国和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除外)形成垂直分工,对方的矿产品和农产品是我国需要进口的大宗物资,而我国工业品又是对方所需要的。加之东盟建立的10+1自由贸易协议,关税、法律制度等相对友善,都使得东南亚是一个更适宜的投资热土。

而且,中国过去积累的资源和技术优势都是东南亚所需要的。我国传统优势产能、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商业,以及工业园建设等领域企业是有优势的。

比如,中国纺织业企业可以重点考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在这些国家投资建厂能利用出口欧美市场的普惠关税,来降低出口成本。工业类企业可以关注东南亚地区中南半岛,如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投资较多,依托中国在当地的经贸园区还能调动更多国内优势产能和技术。

除了东南亚,东欧市场也可以重点关注。有商务部专家表示,东南亚和东欧这两个市场投入产出的回报率是看得见的,东欧市场非常有潜力。而且东欧现有的基础、自然生态环境、人的素质等都相对较好,东欧市场的生活必需品和简单的工业制品,特别是建立工业品生产的合资合作,比较适合中国企业进行发挥。

“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机会确实越来越多,但沿线每个国家情况都不一样,政治、经济状况都在变化,风险主要靠企业自己来把控。

如何减少投资风险?中国民企与当地企业或政府加强合作,无疑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民企去海外投资,当地政府或企业要么投钱、投人、投土地或者投政策,一定要融入当地的机制来分担风险。但凡国际上的重大项目,没有只是靠一家银行,或一个国家单独来抗的,都是跨机构的综合贷款,这样项目融资才会更安全。

投给谁?

企业的选择很多

除了多变的海外投资环境,国内的政策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基础。

10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关于对外投资的问题时透露,前三季度,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780亿美元,降幅在收窄,结构趋于优化,房地产、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


宁吉喆表示,中国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现合作共赢,这是没有改变的。2016年投资额1962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存量居世界第六位。

宁吉喆同时直言,在对外投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导企业规范有效地开展对外投资经营。

商务部此前于10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的5159家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780.3亿美元,同比下降41.9%。

19日,商务部部长钟山进一步表示,今年非理性投资得到有效遏制,防范风险控制的能力和国外投资企业权益的管理水平都在不断增强。

不管怎样,“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属于我国对外投资鼓励清单,这一点毫无疑问。该区域投资有国家的战略导向作支撑,鼓励的方向与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致,即“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农业供给侧改革,科技、能源、资源,企业的选择很多。


同期展会
关注我们

social-wechat
官方微信

×

关注展会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